“雨生百谷,万物逢春”,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,此时气温回升、雨水增多,自然界阳气升发达到顶峰,正是人体调养肝脾、祛湿防病的关键时期。 在中医养生理论中,谷雨时节正处于“天人合一”的关键节点。
《黄帝内经》有云:“人与天地相参也,与日月相应也。”脾胃为后天之本,气血生化之源,湿气过重易损伤脾胃阳气,导致消化功能紊乱;而肝主疏泄,情志不畅则易引发肝气郁结。因此,谷雨养生的核心在于顺应自然、调和脏腑、健脾祛湿、柔肝养肺。
健脾祛湿,护好“后天之本”
谷雨时节雨水丰沛,湿气易困阻脾胃,导致食欲不振、腹胀、肢体困重等问题。中医强调“脾主运化”,若脾虚湿盛,则百病丛生。 因此,健脾祛湿是本季养生的重中之重。
1.饮食调养
在饮食方面,应增加一些利水渗湿的食物,如薏米、赤小豆、茯苓等健脾利湿之品,可以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水分,减轻湿气的困扰。推荐“薏米红豆粥”或“茯苓山药排骨汤”。云南盛产野生菌类,日常饮食上可适量搭配如竹荪、鸡枞等,既能增鲜又助祛湿。
此外,还可以用茯苓、白术、陈皮等中药材泡茶饮用,也能起到健脾祛湿的作用。
忌食生冷油腻,如冰饮、肥甘厚味,以免损伤脾阳,加重湿滞。
2.经络调理
每日按摩足三里(外膝眼下3寸)、阴陵泉(小腿内侧胫骨后缘凹陷处)等穴位,可增强脾胃运化功能。
睡前用艾叶或生姜煮水泡脚,水温40℃左右,持续15分钟,能温经散寒、促进气血循环。
柔肝疏肝,平抑春火
春季属木,对应肝脏,谷雨时肝气最旺。若情志不畅,易致肝郁化火,出现头痛、目赤、失眠等症状。云南多山,气候多变,更需注意情绪调节。
1.饮食养肝
多食菠菜、芹菜、桑葚等绿色蔬果,其性凉味甘,能滋阴平肝。云南特色野菜如苦刺花、枸杞尖,亦可凉拌清炒,清热明目。
2.茶饮推荐
菊花枸杞茶
菊花 5 – 10 克,枸杞 10 – 15 克。将菊花和枸杞放入茶杯中,用开水冲泡,盖闷 5 – 10 分钟即可饮用。此茶具有养肝明目,缓解春季干燥的功效。
桑叶菊花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