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一杯咖啡提神醒脑,午后一杯咖啡放松身心,咖啡早已成为很多人生活中的 “必需品”。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,咖啡却成了让人纠结的饮品 —— 想喝又怕影响血糖,到底糖尿病患者能不能喝咖啡?又该如何正确饮用?今天就为大家揭开真相。
从咖啡本身的成分来看,它富含咖啡因、绿原酸等物质,这些成分对血糖的影响呈现出 “双面性”。适量的咖啡因能够刺激中枢神经系统,提高新陈代谢,在一定程度上加速脂肪分解和能量消耗,有助于控制体重,而保持健康体重对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十分关键。此外,绿原酸可以抑制肠道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,减缓餐后血糖上升速度。研究发现,每天饮用 1 – 3 杯咖啡的糖尿病患者,血糖波动相对更平稳。不过,如果过量饮用咖啡,咖啡因摄入过多,可能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,导致胰岛素抵抗增加,反而不利于血糖控制。
虽然咖啡本身对血糖影响有利有弊,但一旦添加了某些配料,咖啡就可能从 “血糖友好型饮品” 摇身一变成为 “血糖刺客”。首当其冲的就是各类糖浆。很多咖啡店推出的风味拿铁、摩卡等饮品,为了追求香甜口感,会加入大量的焦糖糖浆、香草糖浆等。这些糖浆的主要成分是蔗糖,进入人体后会迅速被分解为葡萄糖,导致血糖快速上升。以一杯普通的焦糖玛奇朵为例,其中添加的糖浆含糖量可能高达 30 克以上,相当于吃下了 6 块方糖,这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极为不利。
页码:下一页